千里地鐵 翻轉北京
06.07.12 - 06:00 am
10年來,數萬根堅硬的鋼軌被埋地下。每根長25米、重1.5噸的鋼軌,在為一趟趟列車護駕的同時,它們也親歷了北京地鐵從54公里到372公里的快速發展之路。今年年底,北京地鐵建設提速「4線齊發」,到了2020年北京地鐵運營總里程達1000公里時,將徹底翻轉古老中國的首善之都。
宋家莊鋪軌基地,貨車停在兩台8米高的龍門吊下。工作人員在鋼軌5米處和20米處用鋼絲繩綁好,利用龍門吊將鋼軌吊起,慢慢移到北側的一塊空地上。在中鐵一局新運工程公司負責的10號線二期勁松-西局標段,沿線共設宋家莊、草橋等4個鋪軌基地。
目前北京還有在建軌道交通線路10條,預計今年,6號線一期、8號線全線、9號線全線和10號線二期,都將建成通車。
「5月份是施工的黃金季節。」新運工程公司北京城市軌道工程公司經理朱勇堅說,時間很緊,壓力也很大。此前官方宣布10號線二期6月30日將實現C型軌通,屆時潘家園、火器營都將與10號線一期軌道連通。
北京地鐵現有的372公里運營線路中,52%的軌道由該公司鋪設完成。「2007年之前一般是兩年鋪一條線,2007年之後基本是一年鋪兩條,甚至3條線。」朱勇堅說,這幾年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公司缺人,尤其缺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通過招聘,公司從最初的100人左右擴充至200人左右。
另一方面,2001年到2006年,13號線、八通線、5號線的軌道正線鋪軌基本都是一個標,由該公司一家負責。從2007年開始,正線鋪軌一般分成1到3個標,像機場線分兩個標,10號線一期是3個標,10號線二期則是兩個標。這是近幾年地鐵建設速度加快、每年開通好幾條線路帶來的壓力,一家單位根本做不過來。
通車密集
這幾年北京修了多少地鐵?「從2007年5號線以來新開通了11條。」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規畫設計總部主任陳曦拿著一張地鐵線網圖說。
--2007年,5號線。
--2008年,10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奧運支線)、機場線。
--2009年,4號線。
--2010年,房山線、大興線、亦莊線、昌平線、15號線一期首開段。
--2011年,8號線二期北段、9號線南段、15號線一期東段。
由於8號線二期北段與奧運支線貫通運營、15號線一期東段與一期首開段貫通運營,至去年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線路達到15條,總里程達到372公里。
陳曦說,再往前推,2002年13號線開通前,北京只有1號線(含復八線)和2號線兩條地鐵,共54公里。
這就意味著,2002年至去年年底的這10年,北京地鐵里程增加了300多公里。
壅塞緩解
2007年5號線開通兩個月後,地鐵6號線、8號線、10號線二期、亦莊輕軌、大興線5條線路在宋家莊舉行開工儀式。加上此前已開工建設的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機場線、4號線和地鐵9號線等5條線路,在建軌道線達到10條。
如果說2000年至2007年是北京地鐵開始加速建設時期,那麼2007年之後,北京地鐵則進入全面高速建設階段,大規模建設就此開始。
到2015年,北京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達19條561公里。此後,北京又對上一輪「城市快速軌道規畫」進行了調整,在原規畫基礎上,將8號線三期、16號線、海澱山後線、燕房線及新機場線等5條原定於2020年前竣工的地鐵線提前。這也是俗稱的「加強版」。預計2015年全市軌道交通線網運行總里程將達666公里。
「加強」的理由是,近幾年隨著北京人口規模、交通需求的迅猛發展,加上軌道交通建設周期較長,建設速度遠趕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長速度。因此,新版提出「加密中心,兼顧外圍」的原則,可有效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及既有線路客流壓力。
如今,「發展軌道交通、緩解交通壅堵」已成為共識。
安全加分
5號線開通當天,細心的乘客發現與此前4條線路不同,5號線站台多了一道安全門。
地鐵建設的快速發展,隨之也帶來了設備系統的跨越式發展。當年關於是否加裝安全門,還起了一系列的溝通會和爭論。
2002年設計5號線之初,軌道建設公司就提出想在站台引進安全門系統。
但爭論的焦點是這個系統有沒有必要上。1號線、2號線、13號線、八通線都沒有,5號線為什麼要加?目的、意義何在?能起什麼作用?
反對聲主要有兩個理由,有人提出安全門一定要考慮和車門的聯動,車進站離站,安全門要和車門同時打開,關閉。如果安全門出現問題,會聯動使列車進不了站,或出不了站,干擾運營秩序。另外,從安全角度來說,有聲音認為地鐵已經特別擁擠,再多出一個安全門,會不會卡住人?
以支持方觀點則認為,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地鐵很擁擠,乘客被擠下站台或故意臥軌的事故偶有發生。甚至出現過一家子坐地鐵,因為有人沒擠上車,跳下站台追車的情況。
最終經過綜合分析,決定上安全門系統。事實證明,安全門的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之後的線路也都裝了安全門,這些線路都沒再出現乘客掉下站台的事情。
生活改觀
今年4月底,北京地鐵全路網日客運量飆破839萬人次。地鐵公司表示,地鐵網絡運營特徵已越發明顯,地鐵在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作用越來越突出。
地鐵客流不斷創新高與「地鐵網絡化逐步成型,市民出行越來越方便」有關。於是,「地鐵族」發現,列車愈發擁擠了。一份「2010年小時最大滿載率」的數據顯示,1號線134%、4號線122%、5號線135%、13號線122%、八通線144%。
去年9月,八通線北苑站試點公布了早高峰列車擁擠度情況,隨後在全線推廣,希望引導乘客錯峰出行。這說明北京現有的軌道交通總體規模仍然不足。
國外大城市中心城區的軌道線網密度一般在1-2公里/平方公里之間,而北京2010年中心城區範圍的線網密度只有0.22公里/平方公里。即便今年年底10號線二期等4條地鐵通車後,線網密度仍存在差距。372公里地鐵對北京來說,遠遠不夠。
2015年地鐵全長達到666公里後,北京交通會有相當改觀,但還不能滿足需求。到2020年運營總里程達1000公里後,若再加上市郊鐵路,可以樂觀預測會有根本性的改觀。(大陸新聞組整理)
宋家莊鋪軌基地,貨車停在兩台8米高的龍門吊下。工作人員在鋼軌5米處和20米處用鋼絲繩綁好,利用龍門吊將鋼軌吊起,慢慢移到北側的一塊空地上。在中鐵一局新運工程公司負責的10號線二期勁松-西局標段,沿線共設宋家莊、草橋等4個鋪軌基地。
目前北京還有在建軌道交通線路10條,預計今年,6號線一期、8號線全線、9號線全線和10號線二期,都將建成通車。
「5月份是施工的黃金季節。」新運工程公司北京城市軌道工程公司經理朱勇堅說,時間很緊,壓力也很大。此前官方宣布10號線二期6月30日將實現C型軌通,屆時潘家園、火器營都將與10號線一期軌道連通。
北京地鐵現有的372公里運營線路中,52%的軌道由該公司鋪設完成。「2007年之前一般是兩年鋪一條線,2007年之後基本是一年鋪兩條,甚至3條線。」朱勇堅說,這幾年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公司缺人,尤其缺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通過招聘,公司從最初的100人左右擴充至200人左右。
另一方面,2001年到2006年,13號線、八通線、5號線的軌道正線鋪軌基本都是一個標,由該公司一家負責。從2007年開始,正線鋪軌一般分成1到3個標,像機場線分兩個標,10號線一期是3個標,10號線二期則是兩個標。這是近幾年地鐵建設速度加快、每年開通好幾條線路帶來的壓力,一家單位根本做不過來。
通車密集
這幾年北京修了多少地鐵?「從2007年5號線以來新開通了11條。」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規畫設計總部主任陳曦拿著一張地鐵線網圖說。
--2007年,5號線。
--2008年,10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奧運支線)、機場線。
--2009年,4號線。
--2010年,房山線、大興線、亦莊線、昌平線、15號線一期首開段。
--2011年,8號線二期北段、9號線南段、15號線一期東段。
由於8號線二期北段與奧運支線貫通運營、15號線一期東段與一期首開段貫通運營,至去年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線路達到15條,總里程達到372公里。
陳曦說,再往前推,2002年13號線開通前,北京只有1號線(含復八線)和2號線兩條地鐵,共54公里。
這就意味著,2002年至去年年底的這10年,北京地鐵里程增加了300多公里。
壅塞緩解
2007年5號線開通兩個月後,地鐵6號線、8號線、10號線二期、亦莊輕軌、大興線5條線路在宋家莊舉行開工儀式。加上此前已開工建設的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機場線、4號線和地鐵9號線等5條線路,在建軌道線達到10條。
如果說2000年至2007年是北京地鐵開始加速建設時期,那麼2007年之後,北京地鐵則進入全面高速建設階段,大規模建設就此開始。
到2015年,北京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達19條561公里。此後,北京又對上一輪「城市快速軌道規畫」進行了調整,在原規畫基礎上,將8號線三期、16號線、海澱山後線、燕房線及新機場線等5條原定於2020年前竣工的地鐵線提前。這也是俗稱的「加強版」。預計2015年全市軌道交通線網運行總里程將達666公里。
「加強」的理由是,近幾年隨著北京人口規模、交通需求的迅猛發展,加上軌道交通建設周期較長,建設速度遠趕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長速度。因此,新版提出「加密中心,兼顧外圍」的原則,可有效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及既有線路客流壓力。
如今,「發展軌道交通、緩解交通壅堵」已成為共識。
安全加分
5號線開通當天,細心的乘客發現與此前4條線路不同,5號線站台多了一道安全門。
地鐵建設的快速發展,隨之也帶來了設備系統的跨越式發展。當年關於是否加裝安全門,還起了一系列的溝通會和爭論。
2002年設計5號線之初,軌道建設公司就提出想在站台引進安全門系統。
但爭論的焦點是這個系統有沒有必要上。1號線、2號線、13號線、八通線都沒有,5號線為什麼要加?目的、意義何在?能起什麼作用?
反對聲主要有兩個理由,有人提出安全門一定要考慮和車門的聯動,車進站離站,安全門要和車門同時打開,關閉。如果安全門出現問題,會聯動使列車進不了站,或出不了站,干擾運營秩序。另外,從安全角度來說,有聲音認為地鐵已經特別擁擠,再多出一個安全門,會不會卡住人?
以支持方觀點則認為,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地鐵很擁擠,乘客被擠下站台或故意臥軌的事故偶有發生。甚至出現過一家子坐地鐵,因為有人沒擠上車,跳下站台追車的情況。
最終經過綜合分析,決定上安全門系統。事實證明,安全門的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之後的線路也都裝了安全門,這些線路都沒再出現乘客掉下站台的事情。
生活改觀
今年4月底,北京地鐵全路網日客運量飆破839萬人次。地鐵公司表示,地鐵網絡運營特徵已越發明顯,地鐵在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作用越來越突出。
地鐵客流不斷創新高與「地鐵網絡化逐步成型,市民出行越來越方便」有關。於是,「地鐵族」發現,列車愈發擁擠了。一份「2010年小時最大滿載率」的數據顯示,1號線134%、4號線122%、5號線135%、13號線122%、八通線144%。
去年9月,八通線北苑站試點公布了早高峰列車擁擠度情況,隨後在全線推廣,希望引導乘客錯峰出行。這說明北京現有的軌道交通總體規模仍然不足。
國外大城市中心城區的軌道線網密度一般在1-2公里/平方公里之間,而北京2010年中心城區範圍的線網密度只有0.22公里/平方公里。即便今年年底10號線二期等4條地鐵通車後,線網密度仍存在差距。372公里地鐵對北京來說,遠遠不夠。
2015年地鐵全長達到666公里後,北京交通會有相當改觀,但還不能滿足需求。到2020年運營總里程達1000公里後,若再加上市郊鐵路,可以樂觀預測會有根本性的改觀。(大陸新聞組整理)
© worldjournal.com 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